泛型
# 一、什么是泛型
一般的类和方法,只能使用具体的类型: 要么是基本类型,要么是自定义的类。如果要编写可以应用于多种类型的代码,这种刻板的限制对代码的束缚就会很大。
泛型是在JDK1.5引入的新的语法,通俗的讲,泛型就是适用于许多类型。从代码上讲,就是对类型实现了参数化。
# 二、引出泛型
实现一个类,类中包含一个数组成员,使得数组中可以存放任何类型的数据,也可以根据成员方法返回数组中某个下标的值?
思路:1. 我们以前学过的数组,只能存放指定类型的元素,例如:
int[] array = new int[10]; //只能存放int型元素
String[] strs = new String[10];//只能存放String型元素
2
- 所有类的父类,默认为Object类。数组是否可以创建为Object? 代码示例:
package com.code.base.example17;
class MyArray {
public Object[] array = new Object[10];
public Object getPos(int pos) {
return this.array[pos];
}
public void setVal(int pos,int val) {
this.array[pos] = val;
}
}
public class TestDemo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MyArray myArray = new MyArray();
myArray.setVal(0,10);
myArray.setVal(1,"hello");//字符串也可以存放
String ret = myArray.getPos(1);//取元素时,编译报错
System.out.println(ret);
}
}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以上代码实现后发现问题:
- 我们的数组由于类型 是 Object 的类,所以任何类型数据都可以存放;
- 数据取出使用时必须进行强制类型转换。
所以,泛型的主要目的:就是指定当前的容器,要持有什么类型的对象。让编译器去做检查。此时,就需要把类型,作为参数传递。需要什么类型,就传入什么类型。
# 2.1 语法
# 语法1:
class 泛型类名称<类型形参列表> {
// 这里可以使用类型参数
}
class ClassName<T1, T2, ..., Tn> {
}
2
3
4
5
6
7
# 语法2:
class 泛型类名称<类型形参列表> extends 继承类/* 这里可以使用类型参数 */ {
// 这里可以使用类型参数
}
class ClassName<T1, T2, ..., Tn> extends ParentClass<T1> {
// 可以只使用部分类型参数
}
2
3
4
5
6
7
上述代码进行改写如下:
package com.code.chain.example18;
class MyArray<T> {
public T[] array = (T[])new Object[10];
//类名后的 <T> 代表占位符,表示当前类是一个泛型类
public T getPos(int pos) {
return this.array[pos];
}
public void setVal(int pos,T val) {
this.array[pos] = val;
}
}
public class TestDemo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MyArray<Integer> myArray = new MyArray<>();
//类型后加入 <Integer> 指定当前类型
myArray.setVal(0,10);
myArray.setVal(1,12);
int ret = myArray.getPos(1);//不需要进行强制类型转换
System.out.println(ret);
myArray.setVal(2,"bit");
//编译报错,因为类当前的类型为Integer,编译器会在存放元素的时候帮助我们进行类型检查。
}
}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了解: 【规范】类型形参一般使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,常用的名称有:
- E 表示 Element
- K 表示 Key
- V 表示 Value
- N 表示 Number
- T 表示 Type
- S, U, V 等等 - 第二、第三、第四个类型
泛型初步结论:
- 1、类名后的 代表占位符,表示当前类时一个泛型类。
- 2、泛型类型的数数组,不能new/实例化。
- 3、基本数据类型,不能作为泛型类型的参数。要封装类。
- 4、类型后加入<数据类类型>,该类型只能处理 规定的数据类型。
- 5、编译的时候,自动进行类型的检查
- 6、取出数据的时候,不需要类型转换。
泛型的主要目的: 就是指定当前的“容器”,要持有什么类型的对象。让编译器去做检查。 此时,就把需要类型,作为参数传递。要什么类型,就传入什么类型。 以此达到灵活使用,却不会乱套的地步。
# 三、泛型类的使用
# 3.1 语法
- 泛型类<类型实参> 变量名; // 定义一个泛型类引用
- new 泛型类<类型实参>(构造方法实参); // 实例化一个泛型类对象
# 3.2 示例
MyArray <Integer> list = new MyArray <Integer> ();
注意:泛型只能接受类类型,所有的基本数据类型必须使用包装类!
2
# 3.3 类型推导(Type Inference)
当编译器可以根据上下文推导出类型实参时,可以省略类型实参的填写
MyArray<Integer> list = new MyArray<>(); // 可以推导出实例化需要的类型实参为 Integer
# 四、泛型的上界
在定义泛型类时,有时需要对传入的类型变量做一定的约束,可以通过类型边界来约束。
泛型只有上界,没有下界。另外,当泛型类没有指定边界时(class 泛型类名),默认是Object。
# 4.1 语法
class 泛型类名称<类型形参 extends 类型边界> {
...
}
2
3
# 4.2 示例
public class MyArray<E extends Number> {
...
}
//只接受 Number 的子类型作为 E 的类型实参(E 可以是 Number 或者 Number的子类)
MyArray<Integer> l1; // 正常,因为 Integer 是 Number 的子类型
MyArray<String> l2; // 编译错误,因为 String 不是 Number 的子类型
error: type argument String is not within bounds of type-variable E
MyArrayList<String> l2;
^
where E is a type-variable:
E extends Number declared in class MyArrayList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了解: 没有指定类型边界 E,可以视为 E extends Object
# 4.3 复杂示例
public class MyArray<E extends Comparable<E>> {
...
}
2
3
//E必须是实现了Comparable接口
# 五、泛型方法
# 5.1 定义语法
方法限定符 <类型形参列表>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称(形参列表) {
...
}
2
3
# 5.2 示例
public class Util {
//静态的泛型方法 需要在static后用<>声明泛型类型参数
public static <E> void swap(E[] array, int i, int j) {
E t = array[i];
array[i] = array[j];
array[j] = t;
}
}
2
3
4
5
6
7
8
# 5.3 使用示例-可以类型推导
Integer[] a = { ... };
swap(a, 0, 9);
String[] b = { ... };
swap(b, 0, 9);
2
3
4
# 5.4 使用示例-不使用类型推导
Integer[] a = { ... };
Util.<Integer>swap(a, 0, 9);
String[] b = { ... };
Util.<String>swap(b, 0, 9);
2
3
4
# 六、通配符
? 用于在泛型的使用,即为通配符。
通配符解决什么问题 通配符是用来解决泛型无法协变的问题。
协变 指的就是如果 Student 是 Person 的子类,那么List 也应该是 List的子类。 但是泛型是不支持这样父子类关系的。
- 1、泛型 T 是指定的类型,一旦你传给了我就定下了。而通配符则更为灵活或者说是不确定,更多的是用于扩充参数的范围。
- 2、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泛型 T 就是一个变量,等着你将来传给它一个具体的类型;而通配符则是一种规定:规定你只传某一个范围的参数类型。【比如说整形 short、int 都是整形范围里的类型】
实例:假设现有一个 list,输出list当中的数据 泛型指定了某种类型,也就是说:类型参数 T 一定是将来指定的一个泛型参数。
public static<T> void printList1(ArrayList<T> list) {
for (T x:list) {
System.out.println(x);
}
}
2
3
4
5
- //代码2中使用了通配符,和代码1相比,此时传入printList2的数据类型;
- //具体是什么数据类型,我们是不清楚的。这就是通配符;
- // 这也是为什么 foreach 循环中,x 是 Object 类型,就是因为不确定数据类型。
public static void printList2(ArrayList<?> list) {
for (Object x:list) {
System.out.println(x);
}
}
2
3
4
5
从效果上来看:两者效果是一样的。 唯一的区别即使程序上的区别,print1 的T 一定是指定了某种数据类型的。接收还是用 T 去接收。 而 print2 使用了通配符 ?,指定了一个类型范围,虽然扩充了参数的范围,但同时也意味着无法 确定具体类型,所以使用 Object 去接收读取的数据。
# 通配符上界
语法
<? extends 上界>
<? extends Number>//可以传入的实参类型是Number或者Number的子类
// 可以传入类型实参是 Number 子类的任意类型的 MyArrayList
public static void printAll(MyArrayList<? extends Number> list) {
...
}
// 以下调用都是正确的
printAll(new MyArrayList<Integer>());
printAll(new MyArrayList<Double>());
printAll(new MyArrayList<Number>());
// 以下调用是编译错误的
printAll(new MyArrayList<String>());
printAll(new MyArrayList<Object>());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示例:
- Animal
- Cat extends Animal
- Dog extends Anima
- Cat 和 Dog 都继承了 Animal,也就是说 Animal 是 Cat 和 Dog 的 父类,即 Cat 和 Dog是 Animal的子类。
打印一个存储了Animal 或者 Animal 子类的 list
public static void print(List<Animal> list) {
}
2
但是这样写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,因为 print 的 参数类型是 List list,就不能接收 List list。. 因为 List 是一个泛型,根据前面所讲 Cat 和 Dog 跟 泛型的父类 是不构成父子关系的。 所以说 通配符的出现就是为解决这一类的问题(协变类型:父子类关系)。
public static <T extends Animal> void print2(List<T> list) {
for (T animal : list) {
System.out.println(animal);
}
}
2
3
4
5
此时T类型是Animal的子类或者自己。该方法可以实现. 因为 我们通过 extends Animal 确保了 T 是 Animal 的 子类,或者本身。 这里是 泛型上界
public static void print3(List<? extends Animal> list) {
for (Animal ani : list) {
System.out.println(ani);//调用谁的toString 方法?
}
}
2
3
4
5
这方法比上一个方法更好。 通过利用 通配符的上界,将 类型参数 限制为 Animal 或者 Animal 的子类。 所以 在 foreach 循环,我们可以是使用 Animal 来接收 读取的数据。 也就是 只是 传入 Cat 或者 Dog 都是可以的。 但是输出的时候,存入的如果是Cat ,那么输出的时候就会调用 Cat 的 toString 方法、 同理:Dog 的话,那么sout的时候就会调用 Dog 的toString 方法。 Animal 就调用 Animal 的 toString 方法。 注意!如果没有 在 通配符后面添加上界,那么foreach就需要使用 Object 类型去接收。
# 三个代码的区别
- 1、对于实现泛型的 print2 方法, 对 T 进行了限制,只能是Animal 或者Animal 的子类(泛型上界),当传入Cat时,类型也就定下来了,就是Cat。
- 2、对于通配符实现的print3方法,首先不用在static后面使用尖括号,其次相当于对Animal 进行了规定,允许你传入animal的子类。具体哪个子类,此时并不清楚。 【比如:传入了Cat,实际上声明的类型是 Animal,使用多态才能调用Cat的toString方法】
通配符的上界 - 父子类关系
// 需要使用通配符来确定父子类型
MyArrayList<? extends Number> 是 MyArrayList <Integer>或者 MyArrayList<Double>的父类类型
MyArrayList<?> 是 MyArrayList<? extends Number> 的父类型
对于 MyArrayList<? extends Number>,我们只能传入 Number 或者 Number的子类。
而 后面的 MyArrayList 或者 MyArrayList中的 和 ,但是属于<? extends Number>的子类。
即:MyArrayList<? extends Number> 是 MyArrayList 或者 MyArrayList的父类类型
2
3
4
5
6
- 对于 MyArrayList<?> ,<?> 就相同与 Object了,Objet 是所有类的父类。
- 那么,MyArrayList<? extends Number>中的 <? extends Number> 就是 它的子类了。 即:MyArrayList<?> 是 MyArrayList<? extends Number> 的父类型
通配符的上界 - 特点 对于这个代码,我们思考:是否可以对这个List 进行写入?
答案是不可以!【具体原因注释写很清楚】 但是请记住: 通配符的上界 适合读取数据,不适合输入数据。’
通配符的下界 语法:
<? super 下界>
<? super Integer>//代表 可以传入的实参的类型是Integer或者Integer的父类类型
注意!通配符有下界,但是泛型没有下界。
通配符的上界 与 下界的区别 就在于 extends + (上界) 与 super + (下界)
xtends + (上界) : 传参的类型只能是 上界,或者 上界的子类。
super + (下界):传参的类型只能是 下界,或者 下界的父类。
// 可以传入类型实参是 Integer 父类的任意类型的 MyArrayList
public static void printAll(MyArrayList<? super Integer> list) {
...
}
// 以下调用都是正确的
printAll(new MyArrayList<Integer>());
printAll(new MyArrayList<Number>());
printAll(new MyArrayList<Object>());
// 以下调用是编译错误的
printAll(new MyArrayList<String>());
printAll(new MyArrayList<Double>());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//测试:通配符?的使用
package com.code.base.example18;
import java.util.ArrayList;
import java.util.List;
public class Main {
class Father{
}
class Son extends Father {
}
public void test1() {
List<?> list = null;
List<Object> list1 = new ArrayList<>();
List<String> list2 = new ArrayList<>();
list = list1;
list = list2;
method(list1);
method(list2);
}
public void method(List<?> list) {
for (Object obj : list) {
System.out.println(obj);
}
//list.add("AA");//错误的
}
//测试:通配符?的读写数据的特点
public void test2() {
List<?> list = null;
List<String> list1 = new ArrayList<>();
list1.add("AA");
list = list1;
//读取数据(以集合为例说明)
Object obj = list.get(0);
System.out.println(obj);
//list.add("BB");//写入数据(以集合为例说明)//写入数据,操作失败。
//特例:可以将null写入集合中。
list.add(null);
}
//有限制条件的通配符的使用:? extends Father。范围(无穷小,Father]
public void test3(){
List<? extends Father> list = null;
List<Object> list1 = null;
List<Father> list2 = null;
List<Son> list3 = null;
//list = list1;//编译错误,?不包括这个范围
list = list2;
list = list3;
}
//针对于? extends A的读写
public void test3_1() {
List<? extends Father> list = null;
List<Father> list1 = new ArrayList<>();
list1.add(new Father());
list = list1;
//读取数据:可以的Father father = list.get(0);
//写入数据:
list.add(null);
//list.add(new Father());
//list.add(new Son());//编译错误,还可能是更小的
}
//有限制条件的通配符的使用:? super Father。范围[Father,无穷大)
public void test4() {
List<? super Father> list = null;
List <Object > list1 = null;
List<Father> list2 = null;
List<Son> list3 = null;
list = list1;
list = list2;
//list = list3;//不包括这个范围
}
public void test4_1() {
List<? super Father> list = null;
List<Father> list1 = new ArrayList<>();
list1.add(new Father());
list = list1;
//读取数据:可以的
Object obj = list.get(0);
//写入数据:
list.add(null);
//list.add(new Object());
list.add(new Father());//多态的特性,小的可以添加给大的
list.add(new Son());
}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Main main = new Main();
main.test1();
main.test2();
main.test3();
main.test3_1();
main.test4();
main.test4_1();
}
}
- [Java 泛型详解](https://www.cnblogs.com/Blue-Keroro/p/8875898.html)
- [10 道 Java 泛型面试题](https://cloud.tencent.com/developer/article/1033693)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61
62
63
64
65
66
67
68
69
70
71
72
73
74
75
76
77
78
79
80
81
82
83
84
85
86
87
88
89
90
91
92
93
94
95
96
97
98
99
100
101
102